坤澜动态 | 本所主任刘宁获聘担任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25-04-09坤澜荣誉 | 本所入围ALB CHINA LAW AWARDS 2025中国法律大奖-年度最具潜力律师事务所奖
2025-04-18

2025年4月16日,第十期坤澜讲坛在上海坤澜律师事务所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上海社科院法学所教授、坤澜所高级顾问彭辉作主讲嘉宾,坤澜所高级合伙人周铭、高级顾问施业祥参与与谈,以“DeepSeek背景下法律规则重构的十大预测”为主题,围绕深度智能技术对传统法律规则体系的冲击与重构展开深入探讨。

坤澜所合伙人李欣担任主持,她在开场中向莅临现场的专家、同仁及线上观众致以热烈欢迎,强调在深度智能技术重塑社会治理的背景下,探讨法律规则重构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逐一为听众介绍了主讲人及与谈人的专业背景,为活动拉开序幕。本次活动线上线下逾300名听众共同参与。
坤澜所主任刘宁首先进行开场致辞,他强调了当下数字技术对社会治理的重塑作用,指出科技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而DeepSeek等深度智能技术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法律领域,对传统规则体系形成全方位挑战。他表示,坤澜所作为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型律所,未来将在不断夯实金融、房地产法律领域服务的基础上积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主动向科技靠拢,探索法律与科技融合的新模式,在技术迭代中为客户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法律服务,助力行业应对智能时代的法律新课题。
彭辉教授在主题演讲中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他首先为大家剖析了DeepSeek产生的时代背景。他指出,当前全球化面临深刻调整,中美贸易摩擦、技术脱钩等挑战凸显,美国通过“长板围栏”策略,在半导体出口管制、产业规则约束、联盟生态隔离等方面对中国AI产业链实施立体化打压,试图遏制中国技术自主与生态建设。在此背景下,DeepSeek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低成本、开源化AI大模型,以算法创新突破美国“算力霸权”,通过混合专家架构、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等技术,实现了推理速度的大幅提升与训练成本的显著降低,其全开源策略和本地部署特性更推动了AI技术的普惠化应用,重塑全球AI生态格局。
围绕DeepSeek对法律规则的重构,彭辉教授详细阐述了十大预测。他提到,智能化工具将替代大量初级、中级行政辅助及法律实务工作,从合同自动生成、风险审查到法官决策倾向分析,AI技术正从工具升级走向范式革命,推动律师核心能力从文书处理转向复杂法律定性,实现法律服务效率与普惠性的双重提升;“人人都是裁判官”的时代正在到来,DeepSeek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平民化交互界面,使公众能够借助技术获得准专业级法律分析能力,传统“专业阶层垄断解释权”的科层体系正让位于“分布式法律节点”构成的智慧网络;行政价值判断面临技术判断的严峻挑战,算法的概率化输出倒逼行政决策从“政策综合考量”转向“算法结论推定”,如“违法广告智能识别系统”使执法裁量更趋标准化,亟需构建人机协同的“增强型行政理性”;法律服务模式将发生根本改变,80%的格式合同审查、60%的立案材料准备等标准化业务将被AI接管,催生“法律Uber化”服务模式,初级律师生存空间被挤压,行业面临从“人力密集型”到“算力驱动型”的转型;人工智能的“绝对客体地位”与“相对主体地位”矛盾凸显,AI在决策创造、价值判断等方面的表现与法律对“独立意志”“责任能力”的要求形成冲突,导致“权力真空”与“责任逃逸”等法律评价困境,亟需完善相关制度设计。
与谈环节中,周铭律师主要谈论了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他希望人工智能法早日出台,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以动态平衡,伦理嵌入,社会技术协调为基础,他认为,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人文社情等东方智慧是AI伦理研究的丰富的宝藏资源,以“技术可控、伦理可溯、责任可规”为原则,走中国特色的区别于欧美的人工智能治理之路;其二,周铭律师提出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和司法伦理委员会的设置问题,认为应由法学教授、法律实务专家、技术专家、社会学专家、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及公众人士等参与;第三,周铭律师还谈到AI幻觉和AI认知的问题,认为AI幻觉不可避免的几个原因,如底层架构逻辑固有问题、数据污染、认知差异等,同时强调不要过度依赖AI,应保持人类的思维独立性,要在人类价值和工具价值间找到平衡;最后,周铭律师提到与AI缺陷共生,接受技术的不完美,思考约束AI风险的中国方案,改堵为疏,兼顾安全与发展的技术发展之路等AI治理的前沿问题和思考。
其后,施业祥律师结合自身实务经验,从司法与立法两个维度出发,分析deepseek对未来法律实践可能产生的影响。司法层面,施律师认为,随着法律AI的发展,未来司法裁判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实现类案同判,并且可能降低当事人将纠纷诉至法院最终判决的可能性;立法层面,施律师认为,随着法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AI对类案争议焦点及裁判要旨的类型化整理及分析,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填补法律漏洞,完善立法。
不过与此同时,施律师强调,前述技术效果的实现可能有赖于统一数据库的构建、数据质量及数量的提升、AI智能处理能力的增强等。
讲座最后,坤澜所金融与商事争议解决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重托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讲座紧扣技术前沿与法律实务,既展现了DeepSeek带来的颠覆性挑战,也揭示了法律体系自适应进化的可能性。他强调,智能时代下,法律人需以开放心态拥抱技术变革,在实践中探索“技术赋能法律、法律规制技术”的良性互动模式,共同推动法律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法治新秩序。
本期坤澜讲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坤澜所在法律科技研究与实务融合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未来,坤澜所将继续秉持“靠谱、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聚焦法律前沿问题,搭建高端交流平台,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助力数字时代法治建设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