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坤澜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 李爽
医药行业是一个监管严格、专业性强、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从药品的研发、生产到销售、使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监管,研究范围涉及多学科前沿科研进展和先进技术,企业估值受到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进度、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对医药行业的交易活动与其他行业相比更为复杂、更具有专业挑战性。在医药企业的交易活动中,各方主体在达成意向之前除关注融资架构、优先分红权、业绩对赌等通常约定之外,还应对国家医药行业的基础制度、法律规范等政策环境进行充分了解。本文从基础制度、监管架构及交易合规要点等方面展开,对我国医药行业的整体概况进行简要介绍。
一、我国医药行业基础制度
资质文件 |
有效期 |
备注 |
研发 |
||
《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或《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
3年 |
|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
5年 |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批件》 |
3年 |
|
注册 |
||
《药品注册证》《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 |
5年 |
|
《医疗器械注册证》 |
5年 |
|
生产 |
||
《药品生产许可证》 |
5年 |
|
《药品注册批件》 |
5年 |
|
《药品GMP证书》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证书) |
5年 |
2019年12月1日起,取消GMP证书认证,但仍需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
5年 |
|
经营 |
||
《药品经营许可证》 |
5年 |
|
《药品GSP证书》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证书) |
5年 |
2019年12月1日起,取消GSP证书认证,但仍需对药品经营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
5年 |
|
二、我国医药行业监管及主要法律法规
(一)行业主管部门
医药行业主要的主管部门及其主要监管职能如下:
部门名称 |
主要职能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是国务院直属机构,主要职责之一是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主要职责是负责药品(含中药、民族药)、化妆品、医疗器械的注册并实施监督管理。具体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安全监督管理、标准管理、注册管理、质量管理及上市后风险管理,并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工作等。 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国家药典委员会并制定国家药典,建立重大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互通报机制和联合处置机制。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 |
负责药品零售、医疗器械经营的许可、检查和处罚,以及化妆品经营和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环节质量的检查和处罚。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负责拟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法律法规草案、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和标准并组织实施;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组织制定国家药物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药品使用监测、临床综合评价和短缺药品预警,提出国家基本药物价格政策的建议,参与制定国家药典等。 |
国家医疗保障局 |
负责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城乡统一的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等医保目录和支付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医保目录准入谈判规则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收费等政策,建立医保支付医药服务价格合理确定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建立市场主导的社会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价格信息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制定药品、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指导药品、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平台建设。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直属单位,负责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等的技术审评。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直属单位,负责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申请以及境内第三类和进口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请、变更注册申请、延续注册申请等的技术审评工作等。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
处理相关的标准管理、分类界定、检验、核查、监测与评价、制证送达等各项工作。 |
(二)医药行业监管主要法律法规
在药品领域,《药品管理法》作为规范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活动的基础法律,规定了各个环节的资质要求、管理规范、处罚措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是对《药品管理法》中各项制度的细化和补充,涉及药品注册、生产、经营、使用等多个方面的具体规定。其他行政法规比如《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分别针对药品管理中的特定领域或特定问题进行规范。此外,行政主管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部门规章(《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等)及规范性文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进一步细化和规范药品管理工作。
在医疗器械领域,《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明确了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注册与备案、生产质量管理、经营与使用、不良事件监测与召回等基本要求,为医疗器械领域的各项活动提供了基本的规范框架。《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分别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注册流程和备案要求以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有效性标准、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操作规范、经营企业需取得的相应经营许可或备案要求等,进一步落实严格的注册与备案制度、全面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要求。
我国药品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汇总如下:
规范名称 |
监管范围 |
发布日期 |
《药品管理法》 |
全方面 |
2019年8月26日修订 |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
全方面 |
2019年3月2日修订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药品注册 |
2020年1月22日 |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
药品生产 |
2020年1月22日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
全方面 |
2020年12月21日修订 |
《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 |
注册备案 |
2021年8月26日 |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
生产 |
2022年3月10日 |
《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 |
经营 |
2022年3月10日 |
《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 |
全方面 |
2015年6月29日 |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
非临床研究 |
2017年7月27日 |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
临床试验 |
2020年4月23日修订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
临床试验 |
2022年3月24日修订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
2016年2月6日修订 |
《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 |
放射性药品 |
2022年3月29日修订 |
《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 |
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
2010年3月18日 |
三、医药行业交易活动合规要点
医药行业具有强监管以及注重知识产权的特点,故医药行业的交易合规除关注通常的融资架构、优先分红权、业绩对赌等约定之外,还需结合前述对医药行业监管政策、法律规范的梳理,针对性地在资质许可、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重点核查。
四、结语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和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医药行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创新、生物技术突破等在推动科技创新、医疗进步的同时,也释放出大量的交易机会。医药行业的交易主体需综合考虑市场趋势、行业特征、法律规范等多种因素,更全面地评估交易风险和收益。
本文作者
上海坤澜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 李爽
执业领域:生物医药、金融、房地产、科创、不良资产、建设工程、收/并购及争议解决等。
李爽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取得民商法学硕士学位,具有法院工作经验,具备证券从业资格。现主要从事生物医药、房地产、公司、金融等领域仲裁争议解决。
声明
本文由上海坤澜律师事务所律师整理汇编。不得视为上海坤澜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如您有任何相关问题可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本所联系。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021-61853895
电子邮件:info@kunlanlaw.com
邮政编码:200041
网址:www.kunlanlaw.com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成都北路333号招商局广场北17楼